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日资讯 > 养殖 >

“洋猪”来了 国内生猪如何突围?

  • 来源:呱呱三农
  • 日期:2016-12-02
  • 编辑:admin
  • 评论:0
  今年以来,“洋猪肉”以一种廉价进军的姿态大量涌入中国。前十个月,共有139.4万吨猪肉漂洋过海,进口到中国。据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10月我国进口猪肉共11.54万吨,环比下降17.8,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仍43.5,而1-10月份累计进口猪肉量更是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32.8。
 
  规模化程度的高低是主因
 
  今年中国进口猪肉相比去年出现很大增幅,主要原因还是较大的生猪价格差异。据了解,美国目前生猪价格约为每斤2.5元,中国则是每斤8.5元。中美两国间生猪价格相差6元/斤,为何会形成如此大的价差呢?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规模化程度的高低是其中的主因。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还有55的生猪由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养殖散户来提供。而在美国,根据美国农业部2012年的报告显示,从2007年至2012年6年间美国猪场数量减少了29,而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却不断上升,目前80以上的美国生猪由规模化猪场提供。
 
  在规模化养殖程度比较高的美国,生猪饲养成本会大大降低。如果按照生猪出栏体重为240斤的平均数据粗略换算一下,美国生猪养殖的成本约在每头740元人民币,即每斤3.1元。在中国,不同的养猪形式有着不同的成本构成,从个人散养、公司规模化到公司加农户,不同模式下的成本构成又有着不同计算。据调研显示,散养户的成本大概是每斤5.8元到6.6元之间;规模化养殖场的成本约为每斤5.7元。
 
  另一方面,先进的养殖技术有助于带来产能效率的绝对提升。与散户不同,规模化养殖带来专业化,专业化才有利于育种、防疫、人工授精、饲养管理新技术的使用,新技术又有利于降低死亡率、提升生产力。美国一头母猪,平均一年可产23头小猪,在欧洲甚至可产28头,而中国大型猪场仅能做到平均17-18头。
 
  降低养殖成本是突围路径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猪养殖的劳动生产率、饲料转化率、母猪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成本较高,没有竞争优势。农信通驻农业部特派员王丹认为,“洋猪肉”围攻下,本地猪肉突围的唯一路径就是降成本。
 
  对于赚取差价的囤货者而言,价差就体现在进口猪肉产品含税后到岸价与国内猪肉产品价格的差异。进口猪肉进入中国的成本大致是固定的,大约是12的关税、13的增值税以及不到5的运费,我们可以十分粗略地推断出,当中国的生猪养殖成本与美国相比是1.3:1时,进口利润就比较低甚至没有了,这就足以撇掉那些伺机进口囤货的投机贸易商。这说明,当中国猪肉产品的成本足够低,就可以对进口猪肉形成一定的阻滞作用。
 
  生猪养殖的成本中,饲料占了六至七成,疫苗兽药、人工场地水电等合计占约三成。对于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养殖散户来说,无论是对饲料等生产资料的议价能力,还是对先进技术的采纳能力,都因受限于资本和规模实力而无力承担。经计算进出口国国内及我国入关后的运输、存储、销售环节的费用,我国规模化生产的生猪及猪肉产品还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也就是说,降成本需要用规模化来实现。
 
  我国目前的现状是,散户多规模化程度低,生猪养殖信息传递冗杂多,易导致猪肉价格剧烈波动。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养猪效益情况是2012-2013年保本微利,2014年是养猪少有的严重亏损的一年,2015年大约有500万生猪养殖散户退出了养殖业。
 
  对任何市场而言,信息的及时与透明都很重要。借助较高的规模化养殖水平,对国内生猪养殖信息及时掌握,有利于生猪出栏的调控,进而促进生猪市场的相对稳定。唯规模化变革,方能博得一席存活,这已愈发成为中国猪业人士的共识。
发表评论
评价:
24小时排行
联系我们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