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日资讯 > 养殖 >

华农副校长:H7N9病毒变异株杀伤力对鸡不对人

  • 来源:金羊网(广州)
  • 日期:2017-02-27
  • 编辑:admin
  • 评论:0

昨日南都记者采访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动物流感组组长、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廖明教授。据悉,该团队依托的人兽共患病防控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是农业部禽流感疫情监测的主要参与单位之一,主要从事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和防控技术研究。相关成果曾获国家和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

南都:H 7N 9病毒变异株是如何发现的?

廖明:今年1月下旬,我们从活禽市场采集的禽类样品中,首先发现了H 7N 9变异株。针对这一发现,团队马上将信息通报有关部门,并迅速研制出特异性的诊断试剂盒,将其提供给广东省动物卫生监督总所和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他们加强对H 7N 9病毒变异的监测。

随后,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两例人感染H 7N 9病例中发现变异毒株,将检测结果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后,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复核确认,发现两株H 7N 9病毒在血凝素链接肽位置发生了基因插入性突变,提示变异毒株具备对禽高致病性的特征。但综合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结果,尚未发现该变异病毒对人的感染力、毒力和人际传播能力发生变化。

南都:能否通俗地介绍变异毒株和它的影响?

廖明:简单来说,禽流感病毒中有一些毒株对家禽致病性是很强的,会引起发病、死亡、严重减蛋等经济损失。这些毒株被称之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这次发现的H 7N 9病毒变异株与2013年以来分离到的同亚型病毒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变异株对鸡有致病性,容易造成家禽(尤其是鸡)严重发病和死亡,而过去分离到的病毒对鸡没有致病性。

南都:对人类的影响有没有变化?

廖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都表明,新出现的H 7N 9病毒变异株不会提升它感染人的能力。也就是说,目前来看对人感染的致病率没有任何变化,尚未出现该变异病毒发生对人感染力、毒力和人际传播能力增强的突变。

南都:这是首次在H 7N 9病毒中发现的变异株吗?

廖明:从2013年我国发现H 7N 9病毒后,分离到的毒株对家禽都是低致病性毒株。这次新发现的变异株是我国首次发现高致病性的H 7N 9亚型流感病毒。

南都:如何论证这个病毒变异株对禽类有高致病性?能否控制?

廖明:首先,从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看,新出现的变异病毒具备对家禽高致病性毒株的分子特征。其次,通过动物实验也证实了这类变异毒株对鸡具有高致病性。病毒的变异没法控制,但凭借我们对流感病毒的认识和已建立的技术手段,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新变异株的出现,帮助我们做好疾病防控工作。

南都:根据公开数据,今年已有数十例的H 7N 9死亡案例了。

廖明:人感染H 7N 9流感的死亡原因很复杂,不一定都是由病毒直接引起。因为目前发现感染该病的大多为患有基础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老年男性患者。另外该病的进程比较快,如果诊疗不及时的话也会增加救治难度。

国家卫生计生委:前期H7N9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据新华社电 记者24日从国家卫生计生委获悉,13日至23日,我国内地11天累计报告H7N9病例35例,其中死亡7人,疫情趋于稳定。

据此前统计,6日至12日7天,全国报告H 7N 9病例69例,其中死亡8人。目前,各地相关疫情防控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国家卫生计生委称,前期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已得到有效遏制。

专家认为,目前H 7N 9疫情高度散发,H 7N 9病毒传播途径仍是由禽到人,接触被感染的禽或暴露于活禽市场是人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预计最近一段时间,我国有可能持续出现H 7N 9散发病例。

专家建议,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病死禽类,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类;应购买有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及相关禽类产品;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加工过程中要做到生熟分开;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发现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者,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

发表评论
评价:
24小时排行
联系我们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