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快检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主编精选 >

湛江对虾养殖业现状调查(下)

  • 来源:
  • 日期:2011-04-10
  • 编辑:
  • 评论:0
湛江对虾养殖业现状调查(下)

 

 

《湛江对虾养殖业现状调查》上半部分着重介绍了湛江对虾养殖的优质种苗培育及养殖模式,本期将继续探讨对虾疾病防控及加工出口的产业环节现状,并寄望湛江对虾业持续、健康发展……

 

湛江对虾养殖业现状调查(下)

 

三、疾病防控需高度重视     

 

近年来,虾病一直困扰湛江市的养虾业。2002年,湛江市对虾发病率60%,个别地方甚至达到70-80%,尤其是第二造,很多低位池土塘养殖几乎绝产;2007年,受天气多变及虾苗健康程度的影响,湛江各地对虾养殖普遍发病,很多虾池排塘;2009年年初的情况跟2007年有些类似,清明前后天气异常变化,气温反复升降造成虾苗生长缓慢,体质变弱;各地区土塘的地温上升很慢,不断出现的短期阴雨天也使池塘环境雪上加霜……

 

3.1 主要虾病种类

纵观近几年的湛江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病、藻类中毒等引起,具有来势猛、难控制、死亡快、死亡率高、传染性强的特点。发病具有连片性、流行性,一般发病规格从3~4cm到8~10cm

造成较大损失的疾病中,南美白对虾主要是桃拉病毒病,俗称“红体病”,斑节对虾主要是发光细菌病和白斑病。这些病来势迅猛,一般放苗后10~40天就发病,快的数天内就出问题,且死亡率高,发病率一般在50%以上,高的达到70%。据了解,红体病毒的活动温度范围是20℃~26℃,虾池水温如果反复在这个范围内徘徊,将大大加剧病毒的发作强度,导致发生大批染病死亡的现象。白斑病一般在水温低于28℃,且水质不稳定时(比如水里的藻类死亡以后),比较容易暴发。

主要虾病种类、症状及防治措施如下表:

 

种类

症状

防治措施

白斑病

头胸甲边缘有黑白相间的斑点,体色往往轻度变红或暗淡裉色,主要症状为停食、无力漫游水面或伏于池底,很快死亡。

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综合防治方法

红体病

急性:体表呈红色,尾扇及游泳均变红,空胃,活力低下,甲壳变软,大多会在蜕壳时死亡;慢性:病虾壳表面出现多重损坏性黑斑。

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综合防治方法

肌肉白浊病

虾体弯曲、肌肉变白。

改善、净化水质,饲料中补钙

断须红腿病

虾腿发红、虾须断折。

内服(磺胺类药)及净化或消毒水体

红肢病

附肢变红色,鳃呈黄色,病虾浮于水面,游动缓慢,反应迟纯、厌食,最后死亡。

外用聚维酮碘或二氧化氯、季胺盐络合碘、溴氯海因等消毒,内服1‰氟呱酸(每1千克饲料拌1克氟呱酸)或适量的氟苯尼考,连喂5—7天。

肠炎病

消化道呈红色,胃部呈血红色,中肠部分变红并肿胀。病虾泛力,食欲减退,生长缓慢,

治疗办法同红肢病。

褐斑病

体表、甲壳和附肢上有黑褐色的斑点状溃疡。斑点边缘较浅,稍白,中心部凹下色深。

治疗办法同红肢病。

烂鳃病

鳃呈灰色,肿胀,质地变脆,然后从尖端向基部溃烂或脱落,病虾多浮于水面,游动迟缓,反应迟钝,厌食,最后死亡。

治疗办法同红肢病。

烂眼病

病虾行动呆滞,常潜伏不动,全身肌肉由无色透明逐渐变成白色不透明,眼球肿胀,由黑色变为褐色,进而溃烂,有的只剩下眼柄。

治疗办法同红肢病。

   

3.2 病因探讨

一般来说,虾病暴发主要由四大因素引起:第一,气候反常,理化因子异常。时冷时热天气交替出现,将导致光照、水温、盐度、透明度、PH 值、溶氧变化大,藻类生长不稳定,水色变化快,潜伏在对虾体内的病毒将得到大规模的复制。第二,人为引发。一些虾农放苗过早,投苗过密,池水过深,用药不当,导致虾病暴发时,损失惨重。第三,氨氮、亚硝酸盐造成的中毒。在氨氮、亚硝酸盐浓度过高的池塘,对虾生长很慢,体质偏差,活力下降,更易暴发疾病。第四,养殖环境恶化。海区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易造成交叉感染,一池有病,连片受灾;虾塘底质老化严重,发病也在所难免。

对虾疾病防控是目前整个产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不过有专家认为整个行业还是把疾病看得太“重”了。水产专家马家好教授表示:“生产里面造成虾农损失的,很多不是简单的病,主要是水质、营养问题。”他认为对虾发病的主要原因可概括为:用药不当、条件致病、病毒传染。“第一,用药不当。就说杀虫,它的结果是一下子把整个水体的浮游动物都杀死了。藻类大量繁殖,气泡病就随之出现,形成一个环境病。我们如果把水比作一个生命,把一个池塘比作一个生命体,消毒意味着往血液里消毒,杀虫意味着往血液里杀虫,换水意味着天天换血,这是很不健康的。第二,条件致病。正常的菌群受到环境变化影响,抵抗力降低,致病的可能性增强。这种病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自身的调节能力差,损失也是很大的。第三,病毒传染。那边暴发了传播到这边,防不胜防,但实际上大型疫病在国内非常少见,大家主要关注的是第三种致病的处理方法,把前面的两种忽视了。”

根据对虾发病的原因分析,华南农大动科院水产系温小波教授认为:“预防疾病就是要控制好对虾的生长环境,说到底就是要控制好水质。广东省温度高,湛江对虾饲料蛋白偏高,投料又多,残料污染相对严重,导致水质不是很好。还有就是一定要密切关注天气,这个太重要了。比如台风,你要知道台风的走向,提前把底改好,否则台风一来,有害物质浮上水面,整个虾塘都得遭殃。”

 

3.3 水质调控是防病基础

水质调控主要是调好养殖期的水色及控制好水体中理化因子(氨氮、亚硝酸盐等)的含量。养殖水体应保持适量的浮游植物(单细胞藻类),有助净化产生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也可作为幼虾的饵料。养殖过程中若出现池塘水突然变清、藻类骤减等现象,表明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短时间内暴增,藻类失去了净化作用,这种情况对养虾危害极大——水中非离子态氨氮从白虾鳃丝经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并与血液中携氧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蛋白,而血液中的红血球失去了与氧结合的能力,使血液缺氧,造成机体代谢失调,抗病免疫力下降,易受病原体感染,患病甚至死亡。为了控制好水中的氨氮等有害物质,养殖水体除了要培养好适量的藻类,还应培养有益的生物细菌(光合细菌)。

关于怎样保持水体稳定,提高水体的净化能力,马家好教授提出了可控生态养殖的18字“箴言”:重可控、多增氧、勤改底、少换水、常保健、少杀虫。“要稳定不换水或少换水、坚决不排污,排污排走的是营养,不合理的地方想办法解决,不要轻易排掉;保持较大的水体容量(容积1.2×6亩为佳);保持生物多样性,利用‘老水’,不杀虫;加大增氧,提高水体的增氧效率;保持较高肥度,提高水体的净化能力;勤改底,防止底臭,正确使用改底剂;提高水体的碳氮比,灵活使用酸制剂及糖类物质,正确使用活菌制剂,慎用石灰、絮凝剂。”

马家好教授对增氧机的使用,水体透明度与氨氮含量的评估也作了进一步的解析。比如一个虾塘,亩产500斤,可不用增氧机,透明度能有40公分;亩产800斤,需用1~2台增氧机,透明度要低一些,20公分左右;亩产2000斤以上就需要更多的增氧机,需要大量的藻类,透明度要降到10公分以下。因为水体里含有藻类,所以也需要一定量的有害物质,比如说氨氮,亩产500斤,0.1毫克以下的氨氮就足够维持藻类的需求了;亩产2000斤,氨氮至少要保持0.5毫克以上,才能维持微生物和藻类的繁殖。“这就是一个整体变化,大家不要看着氨氮高就要把它降下去,这是生产的需要,是产量提高的必要条件。”

“在水体生态系统保持平衡的基础上,稳定和提高循环速度,也就是保持水质稳定和提高水体的净化能力,是可控生态养殖最重要的部分,水体只有稳定了,虾才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更健康,长得更快。”

 

四 加工出口困难重重

 

2008年的湛江水产业遭受的打击中,天灾更甚人祸。“年初冰冻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到5月份才有所缓解。之后又遭遇9月‘黑格比’,损失惨重。台风刚过,金融海啸又来了……”某企业经理简要总结了2008年对虾业的“祸不单行”。不过到了下半年,对虾似乎“因祸得福”,受数量急剧下滑的影响,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即使在年底,其他水产品无论是鲜活的,还是冷冻的价格都平稳时,南美白对虾的价格仍一路攀升。

“春节期间20多元/斤的南美白对虾塘头价格创下了近几年来的新高。这价格可谓‘不涨则已,一涨惊人’。” 广东恒兴水产业务部王海经理对2008年的高虾价颇感惊讶,不过也表示在情理之中。只是,迈着高步调的南美白对虾进入2009年后,是否还能够一枝独秀呢?不少行业人士对此表示忧虑。有企业经营者告诉记者:“湛江对虾市场是出口导向型市场,外贸依存度极高,现在经济不景气已经导致外需减弱,进而订单减少。一旦产品出不去,价格下跌几乎势在必行。”

而在夹缝中匍匐前行的湛江水产品加工业,在金融风暴的笼罩下,如何保存实力,熬过寒冬?同样引人关注。

 

4.1 运营现状

我国出口数量占全球对虾总量的20%,而60%的比例是来自湛江,主要销往美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2004 年12月美国对大部分湛江对虾企业开出惩罚性关税(高达130 ~251 %)之前,湛江对虾出口量超过80%流入美国市场,据说当时美国餐桌上,每四条虾就有一条来自湛江。

据官方数据显示,湛江是我省水产加工出口企业最多的地区。现拥有各类水产品加工企业271家,加工能力56.25万吨。已取得出口卫生注册的水产加工企业45家,获欧盟认证的10家,获美国HACCP认证的22家,获韩国认证的33家,获俄罗斯认证的17家。湛江对虾加工业内产生了国家龙头企业2家,省龙头企业6家,获省名牌产品11个。不过,这两年来,随着人民币升值、贷款利率提高、渔业资源衰退、贸易壁垒加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湛江水产加工企业也是步履蹒跚,形势不容乐观。湛江水产加工业的运营现状可简略概括为五大方面:

第一,资金短缺。湛江对虾加工品大部分出口,是外向型行业,由于原料季节性收购等特殊性,流动资金需求量大。但由于国家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使资金短缺成为制约水产养殖经营发展的瓶颈之一。水产业除国家的扶持资金外,其他来源基本上是微乎其微。

第二,人民币升值影响大。一位对虾加工企业老总形象地称之为“出口1亿损失近千万”。加上泰国、印尼、越南、南美等国家和地区产品的低价竞争,湛江的对虾加工出口企业承担质量安全、经济效益、国际市场竞争等压力大大增加。不过,2007年我国将深加工农产品出口退税率从5%或11%调至13%,有助于推动湛江对虾加工出口产业走深加工、高附加值路线,提升产品档次和品牌价值已是必然。

第三,综合成本提高。如湛江市税务部门对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设置了增值税应交预警值,即“最低税赋控制线”(4.5~5%),而福建省、浙江省指导值为1~2%,山东省为0.5~1%。加上“三率两价”(退税率、汇率、利率、原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变动产生的叠加效应,无形中增加了水产加工出口企业运行的综合成本,给出口经营企业带来重压。

第四,平均利润下滑。由于自然灾害影响,2008年湛江对虾产量比2007年减少40%,对虾收购价比去年同期上涨40%。企业普遍反映成本上升20%以上,部分地区企业倒闭、跨国公司订单转移。出口企业平均出口率润率降至2%,甚至更低。

第五,国际市场需求疲软。2008年1~9月,美国、日本、欧洲对虾进口的三大经济体总计进口对虾115.13万吨,比2007年同期下降3.4%,其中,美国增长1%,欧洲下降6%,日本下降2%。有业内人士表示,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国际市场对虾需求呈现微弱、疲软趋势,日本、欧盟降势成定局,美国下降趋势虽不明显,但对虾的消费地位很可能动摇。

 

4.2 存在问题及对策

湛江的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已经完成了供应链的全球化,国际市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加工出口型企业造成冲击。事实也证明,在水产行业当中,受金融海啸的冲击最早,波及程度最深的也是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当前,随着我国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大,许多水产养殖经营单位和经营者正面临着严峻挑战,诸如融资难、销售难、市场差、风险大等各种不利因素交相互织,从而催生了市场疲软、成本上升、企业竞争加剧、发展环境趋差、发展后劲乏力等新问题的出现。

 

4.2.1 加工水平偏低

目前,湛江市对虾加工率仅为14%,还达不到全国水产品加工率17%的平均水平,离世界发达国家的75%相差更远。总的来说还是以粗加工为主,精深加工少。“湛江市由于精深加工能力不够,每年有相当一部分对虾在湛江市粗加工后再运往汕头等地深加工出口。”某企业高管认为,一些企业片面追求数量增长,粗放型的经营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无序竞争。如果企业能够借助“三聚氰胺”、“金融海啸”对行业的冲击,对产能重新评估,重点强化产品的质量,依靠科技提高自身对市场的融入度,深化对国外市场的了解,道路将越走越宽。

 

4.2.2 质量存隐患

王海总经理表示:“对虾从出塘到加工厂期间长期泡水,以及收购过程中不规范使用保鲜剂,成为影响品质的隐患。”按照 HACCP 的规定,出口对虾要进行药物残留、金属残留等项检测。但湛江水产企业认证率不足10%,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加工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证。而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不断提高对虾等水产品的准入门槛:美国与欧洲对于抗生素的检验日益严格,澳大利亚颁布了禁止进口生虾的法规,加拿大则对每柜产品进行检测。在各种国际贸易摩擦激化的情况下,湛江对虾出口屡遭挫折,国际竞争力亟待提高。 

 

4.2.3 组织化程度较低

对虾产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链条长,各个环节之间以一次性市场交易方式进行联结,上下游环节之间联结松散,难以形成利益共同体,也就难以实施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产品生产战略。在出口企业之间,由于产品相似,目标市场相同,企业之间进行的是残酷的市场竞争,而较少共同合作。结果我国(湛江也是如此)对虾生产、加工、出口等产业环节难以获得市场平均利润,还经常遭到国际市场上倾销指控。

这几年来湛江水产行业也在积极探索如何解决这一难题。2009年3月21日,恒兴集团与300多名养殖户代表签订了水产养殖品收购协议。协议规定:恒兴以高出市场价每斤0.5元的保护价回收产品,垫支1.2亿元扶持农户健康养殖,在回收时统一结算种苗、饲料、鱼和虾货款。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有利于改变以前分散收购鲜活水产品的方式,进一步整合资源,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过对于资金、技术实力并不雄厚的中小型企业,不宜操之过急,可参与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或走“强强联合”之路,关键在于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营管理体制,共同防范和抵御风险。”

 

4.2.4 内销市场开发难度大

“在出口形势严峻的现实下,我们更应该重视国内消费市场。”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崔和在4月召开的“中国对虾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作为对虾主要消费国的美国、日本及欧盟,总人口还不到10亿,每年却消费对虾150万吨。如此看来,国内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有待开发。不过也有企业经营者并不怎么看好内销:“从13亿人口这个基数来看,内销市场无疑是巨大的,但是从国民的消费能力、消费习惯上能不能消费掉这么多的虾呢?对虾扩大内需的现实性不大,在北方人们还是习惯肉类,虾、鱼只是一种替代品。”湛江市富昌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何礼强接受采访时表示:“出口形势不好以来,我们也尝试做内销,但最后还是放弃了。为什么呢?一是在虾的加工程序上每吨要比做内销的企业成本高出500~600元;二是现在的内销市场不是很流通,企业做内销的困难还是比较大;三是内销市场的增长速度相对来说还比较慢。”

但是,从行业发展大局来看,积极开辟国内市场是减少企业风险的最有效途径,乃是大势所趋。开拓国内市场,企业需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政府也应该对不正当的行业竞争进行干预,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4.3 产业发展预测

诚如前言所提:“在全球对虾市场供过于求、主要虾类消费国市场饱和的情况下,湛江对虾的养殖与贸易前景尤其值得关注。”面对扑朔迷离的外部经济环境,面对整个产业重新洗牌的大趋势,面对行业弥漫的悲观论调,湛江水产加工出口企业将怎样突破重围,以求生存?这里记者无法给出标准的答案,但试图通过专家评述、数据分析,对行业发展趋势做一些基本预测,期待能够提供一些参考。

 

  4.3.1 养殖成本有所下降

2008年上半年,饲料原料持续近两年来的涨势,鱼粉、豆粕、添加剂等主要原料价格呈倍数级暴涨。对虾饲料企业半年之内就涨价两次,升高了600元/吨。下半年原料价格开始大幅下跌,但虾料价格依然坚挺,利润较可观。有专家认为,金融危机的影响短期内无法消除,2009年原料价格整体在低位徘徊,饲料价格下调是迟早的事情。

广东恒兴集团副总裁蒋洪斌则表示,虾料企业在生产加工环节还可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能耗高的企业,每吨虾料的生产成本可能比能耗低的企业多出70元;同时,以出品率来衡量物耗,行业先进水平可以达到99.5%以上,而较差的水平只有不足97%,如果以6000元/吨的销售净价计,一个年销量1万吨的虾料企业,年收入相差150万元;另外,现阶段有很多对虾饲料企业的产品实际粗蛋白、粗脂肪检测值都大大高于产品标签的备案值,而产品水分又低于产品备案允许的最高值,造成了很大一笔无谓的成本支出。

利润降低的对虾饲料企业,一定会在稳定产品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控制支出费用的对策。企业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可能对赊销的控制力度有所减弱。

 

4.3.2 对虾产量提高,虾价降低

2008年的对虾高企将成为养殖户有效的风向标。王建红总经理认为:“去年尝到甜头的虾农,今年将想方设法提高产量;去年养鱼没赚到钱的,今年也要放手一搏,看能不能分到一杯羹。”在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今年湛江对虾产量将恢复到2007年的水平,甚至有所提高。虾价也难以一枝独秀,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年的虾价将比2008年有所下跌,但随着饲料价格的下调,养殖成本也相应降低,对虾的养殖效益不会太差。但一些专家就建议养殖户转养其他品种、降低放苗密度、进行南美白对虾与其他品种的混养,虽然对虾产量有所降低,但有利于规避风险。

 

  4.3.3 出口量可能减少20%

据相关材料显示,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对虾出口造成严重影响,这种影响到今年或许将体现得更为彻底。虽然湛江今年第一季度对虾出口同比增长26.7%(官方公布),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今年出口将不如2008年,甚至可能减少20%。

“往年年初,正是各出口企业大量接收订单的时候,但今年确显得异常冷清,有的企业甚至还没接到一张订单。”湛江市水产进出口企业协会秘书长岑坚向记者介绍,对虾产量增加、出口渠道不畅,都将是影响今年虾价的主要因素。实际上,出口量减少的趋势在2008年已经有所体现。美国、欧盟和日本是全球三大对虾进口市场,2008年除美国对虾进口量略有增加外,欧盟和日本对虾进口均显示下降:12月份是日本传统消费高峰期,但在消费指数跌至谷底的时期,中间贸易商纷纷暂缓对虾采购。即使日元保持强劲,对虾市场仍然疲软,价格下跌;欧洲第一大对虾消费国西班牙经济正遭受巨大压力,2008年1~9月对虾进口11.1万吨,金额5.42万欧元,均比减少9%,意大利对虾进口量下降幅度也达到9%……如此看来,加工出口企业只有寄望于6月份早造虾养出来时,能有大量出口订单。

 

五、湛江对虾业的健康发展需多方协作

 

目前,湛江对虾生产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环境和病害问题日益凸现,食品安全也在“三聚氰胺事件”后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全球对虾产业的竞争日趋惨烈。湛江对虾产业如何能够成功突围,如何顺应时代发展,走健康发展之路,关乎这一产业的发展命运。

 

5.1 推广无公害养殖

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引导养殖户持证依法养殖,加强养殖管理并向标准化养殖方向发展;水产相关企业应该积极引导、开发人工育苗技术、良种选育技术和病害防治技术、高效集约式养殖和健康养殖技术、高效环保饲料及饲料投喂技术、水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黄大文站长认为:“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质量健康型的水产养殖业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也是目标。只有进一步完善种苗市场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抓质量,加强对虾养殖调研,建立有效快速的反应及防疫机制,大力推行标准化养殖,发展无公害养殖,才能够确保对虾产业的稳定发展。”

 

5.2 重视质量安全

市场竞争依靠核心竞争力,对虾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则在于质量。当产品的质量卓越,生产又具有规模时,成本将有所降低,此时产品的不可替代性,不可超越性的优势能够凸显出来。针对湛江对虾质量不高和药物残留问题,王建红总经理表示:“现在整个养殖水平还是有个梯度,药残具体的来源这块,很可能是通过水体带来的药物、农药交叉污染。”水产企业或经营者应管好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流程,积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以及水产品可追溯制度,从“种苗到餐桌”实施全程监控,确保产品的健康和产业的健康。

 

5.3 积极打造对虾品牌

面对对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状况,除了过硬的质量水平外,灵活变通的经营方式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大多水产品依靠“贴牌”进入国外市场,并不是说企业产品没有达到国际品牌的质量,而是缺乏外向发展、开拓国际大市场的意识,经营仍以粗放为主,缺乏品牌意识。湛江国联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李忠董事长表示,对虾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品牌。首先要确保食品安全有保证,生产过程有保障;其次,在加工的过程中针对人们的口味进行分类,作出不同的判断;最后,在形成一定的规模以后借助市场营销进行推广,做导向消费。“品牌是靠质量来支撑,质量则靠管理来支撑,必须要形成一套大家认同的标准化体系。这些都是一环扣一环的。”

 

5.4 开辟国内外市场

当前全球对虾价格下滑趋势明显,国内成本不断上涨,加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客观要求湛江对虾业积极开辟国内外市场。一是国内市场。目前农村市场需求始终处于原始的疲软状态,对虾等水产品消费无法维持高增长。王海总经理认为,整个水产业应当从思想上、战略上、行动上重视国内水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既要宣传水产品的营养价值与食用安全,也要重视水产文化不断的渗透。二是国际市场。企业应选择和开发多国市场、多地区市场,减少对虾出口对单一市场的依存度;湛江对虾行业协会应协调各方优势,建立起“三位一体”的预警机制,结合相关政策,帮助企业掌握国外同类商品的销售与价格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防患未然;政府则有责任确保湛江水产品出口渠道畅顺,提供有关反倾销、技术壁垒等分析资料,并进一步规范企业进出口行为、防止“自相残杀”的恶性竞争,致力维护行业整体利益。

 

 

 

发表评论
评价:
联系我们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