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传统饲料原料如豆 粕、菜粕等价格波动频繁,供应受限,寻找可持续和经济的饲料 原料变得尤为迫切 (郑爱荣等, 2023)。葵花籽粕作为葵花籽提 取油脂后的副产品,在全球范围 内具有丰富的产量和供应量,它 含有较高比例的蛋白质,氨基酸 表观利用率与菜籽粕相当,使其 成为潜在的饲料替代原料(王焕 斌等,2021)。此外,葵花籽粕中 还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如 绿原酸和酚类化合物,这些成分 对动物健康具有潜在的益处(张依量,2015)。研究表明,适量添 加葵花籽粕对家禽和家畜的生长性能和健康没有负面影响(王 萍,2021;邹轶等,2018;夏明亮 等,2019),且其含有的生物活性 物质还带来额外的积极作用,如改善肉质、提高抗氧化力及免疫 能力等(邹铁等,2018; 曹晓莉, 2023)。本试验以草鱼为研究对 象, 探究葵花籽粕替代加籽菜 粕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旨 在应对加籽菜粕价格上涨时,葵 花籽粕的适合替代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时间与地点
养殖试验于 2018年12月9日至2019年1月30日进行,共56d。试验地点位于恒兴番禺水产养殖试验基地。
1.2 试验饲料设计
以猪肉粉、豆粕、加籽菜粕和葵花籽粕为主要蛋白源,通过微调豆油和统糠含量调节饲料能量和蛋白水平,添加赖氨酸盐调整各组饲料赖氨酸水平,使用葵花籽粕替代加籽菜粕制作 6 组等氮(30.5%)等脂(5.9%)的试验饲料 (分别命名为对照组、 SFM20、SFM40、SFM60、SFM80、 SFM100),替代水平分别为 0%、 20% 、40% 、60% 、80% 和 100%,其中,对照组饲料不加葵花籽粕, 加籽菜粕添加水平为 25%。葵花籽粕来源于乌克兰,价格为1950~2 400元/吨,粗蛋白质 35%~36%,粗脂肪 1.5%,粗灰分 6% , 粗纤维 15% ~18%,淀粉 35%。加籽菜粕来源于加拿大。试验饲料类型为粒径 4.0 mm 膨化饲料,长度 3.0 mm,饲料配方组 成及营养水平见表 1 。
1.3 生长效应试验
本试验对象为草鱼,购于良 种鱼苗养殖基地,在番禺养殖基地暂养 14 d,暂养期间使用与试 验饲料粒径相似的商品配合饲料,以适应试验条件。试验开始 前禁食 24 h,挑选 480 尾体格健 壮,规格一致,平均体重为(66.58 ± 0.21) g 的草鱼,随机分配为 6 组,每组设 4 个重复,共 24 个养 殖箱中进行生长效应试验,每箱 各投放 20 尾, 分别投喂不同替 代水平的试验饲料0 每天分别于8:30 和 16:30 各投喂一次。采用饱食投喂,观察其有饱腹感即停 止喂食,有沉积的残饵采用虹吸 法将其吸出,每 14 天称一次体重。养殖过程中,养殖用水为经过曝气 24 h 之后的自来水,每日换水量约为总水体容积的 1/3 , 水温控制在(29.0±1.2)℃ ,PH 值为 7.0 ± 0.1,溶解氧大于5.0 mg/L,保持自然光照。
1.4 数据收集和计算公式
饲养试验结束后停止喂食 24 h,以确保鱼类消化道内残留食物排空。准确称量每个养殖箱内的草鱼的总重,清点并记录每箱鱼的尾数。其他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增重率(WGR ,%)=100×(平均末重-平均初重) / 平均初始体重;
饲料系数(FCR)=摄食量 / (平均末重-平均初重);
存活率(SR ,%)=100× 终末尾数 / 初始尾数。
1.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试验数据采用SPSS 26.0 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one-way ANOVA),如方差分析显著, 则采用 Duncan ’s 法多重比较分析不同组之间的差异显著性,如方差分析不显著,则采用塔姆黑尼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用“平均值 ± 标准误”表示 ,P < 0.05 表示差异显著,P ≥ 0.05 表示差异不显著。
2 结果
2.1 葵花籽粕替代加籽菜粕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如表 2 所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处理组草鱼末重、增重率、饲料系数和摄食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SFM20组草鱼末重和增重率显著高于SFM80和SFM100 组,且 SFM20 组草鱼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SFM100组(P<0.05);SFM60 组草鱼摄食量显著高于 SFM40 和 SFM100 组(P<0.05)。
2.2 葵花籽粕替代加籽菜粕 对草鱼存活率的影响
葵花籽粕替代加籽菜粕对草鱼存活率的影响如表 3 所示,各组草鱼的存活率均为 100.00% ,各 组间差异不显著 (P>0.05)。
3 讨论
本试验研究发现,随着葵花籽粕替代加籽菜粕水平的升高,草鱼的末重和增重率呈下降趋势,饲料系数呈上升趋势;当替代水平超过 80%时,草鱼的末重和增重率显著低于 SFM20 组, 且 SFM100 组草鱼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 SFM20 组,表明过量替代加籽菜粕可能不利于草鱼的生长。 产生以上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葵花籽粕的粗纤维含量高,大量的粗纤维能稀释动物摄入的能量,降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Jha R 等,2015)。但也有研究发现,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纤维素可以提高罗非鱼、建鲤等的生长性能(o. B. Dioundick 等, 1990;况文明等,2019),这种差异可能与物种、饲料配方、纤维素水平以及纤维素类型有关。
本试验低替代水平组的生长性能和存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说明其应用效果与加籽菜粕相当。相比于加籽菜粕,葵花籽粕中抗营养因子种类少且含量低,此外葵花粕酚类物质占 3%~4%,其中大部分为绿原酸,绿原酸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抗炎、抗微生物、提高免疫性 能等作用(代重山等,2015;刘静 慧等,2020)。加籽菜粕的添加可能通过发挥这类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降低了抗营养因子对草鱼生长性能、抗氧化性能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曹晓莉等(2023)的 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其 结果表明葵花籽粕替代 25%豆粕可在不影响草鱼生长性能的情况下,提高草鱼的抗氧化及免疫能力。朱传忠等(2011)在鲫鱼饲料中的应用试验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指出葵花籽粕 100% 替代豆粕对鲫鱼的生长无显著性影响,但替代水平超过75% 会使鲫鱼内脏产生负面影响。
摄食量是评估水产饲料效率和动物营养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直接关系到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和饲料的适口性。本试验中,SFM60 组草鱼摄食量相较于 SFM40 和 SFM100 组有所提高,其他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说明适宜的葵花籽粕替代加籽菜粕水平可以提高其摄食量,但 SFM60 组的增重率和饲料系数并未有显著性提高,这可能与高替代水平降低了饲料适口性有关。然而关于葵花籽粕能否影响水产动物摄食量的相关研究未见报道,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 结论
结果表明, 在本试验条件下,葵花籽粕替代加籽菜粕水平为 20% 时,草鱼获得最佳生长性能,且饲料系数最低,推荐葵花籽粕替代加籽菜粕水平为 20% 以下。
参考文献:略
本文摘自《广东饲料》2025年第4期杂志
◆作者:黄家明、韩权、姜永杰、王卓铎、陈伟军、赵丽梅、张海涛
◆单位: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